如果你是搞汽车质量相关工作的,你一定了解各种审核,比如什么体系审核,过程审核,产品审核;还有一方审核(内审),二方审核(顾客来审),三方审核(第三方机构审)等等。
审核方式多多,一鸣觉得 add value最多的,潜力最大的,应该要数内审了。为什么?就像人一样,公司的持续改进,如果缺少内驱力,那就很难进入深水区了。而内审就像一个人的自我反省,既是内驱力的因,也是内驱力的果。
好进入正题,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用于企业自查的过程审核工具,叫做分层审核,英文 LPA:Layered Process Audit.
一、LPA的魅力值
一鸣看到过很多运营卓越的供应商,都在使用这个LPA。
此工具最大的魅力不在于Process,而在于Layered,及“分层”,这意味着此审核是需要公司各个层级都要投入进来的,上至公司一把手,下至一线班主长。
我们都常听说“全员参与”这个词,知易行难,在实践过程中其实真的很多公司都做不好,如果有一个流程来规范,在执行上是可以实践得更好的。而LPA就可以是这样一个流程。
二、如何推行LPA
作为SQE或者QE,如果你的供应商或者你所服务的公司还没有推行LPA,那么强烈建议你去推进这个事情。
如果你能系统性地把这个事情做好,那么它带来的价值会远远大于一年几次的体系或过程Audit。没错,这是一件 High-Leverage-Thing,值得我们的付出。
关于LPA其实也有相关指导性文件,比如AIAG的CQI-8(本公号福利区可下载),可以作为参考,但不建议生搬硬套,因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。
上面提到了一个词叫“系统性”,这是成功推行LPA的关键。我们很多工具用不好,其实不是工具本身有问题,往往是在落地过程中我们的执行不够系统化,总是在一个很局限的空间玩,结果就是玩不起一点波浪。
我理解的系统化,简单讲就是达到这几方面的效果:1).要由点到面推行到整个系统;2).要各个管理层都要buy-in;3).要有系统的培训,大家知道怎么玩;4).理论要结合实际,能够解决实际问题。如果把这4点倒过来看是有因果关系的。
那么对于推行LPA,具体如果操作呢?我们可以把这个事按项目管理的思路来推进。
1.准备阶段
关键词:Management buy-in;成立团队;制定推行计划;培训
戴明说质量工程是一把手工程,一点没错,所以要推行LPA先得要领导买账;得到管理层得支持后就可以成立相关团队,这个团队需要是跨部门团队,要包括质量、制造、物流等等职能部门,切记不能仅仅是质量部的人;有了团队以后先在公司范围内做一个关于LPA的意识培训,告诉大家我们要做个什么事,这个事能带来什么收益,怎么做,以及实践计划。
2.检查清单制作
关键词:试点区域;过程变差;突出重点
检查清单的制作是很关键滴。
首先可以找出一个亟待改善的过程,比如一条车桥装配线来编制LPA检查清单,后续将在这个过程作为一个试点来推行LPA。
注意LPA是属于过程审核的范畴,我们的目标是要较少过程变差,所以我们关注的是过程的符合性,产品的符合性并不是重点。
而过程符合性会涉及很多方面,我们LPA的审核时间是有限的,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高附加值的检查项,如涉及顾客抱怨、售后、报废、返修、防错、关键过程特性相关内容。
3、形成LPA流程
关键词:Auditor;审核频次;行动;管理层评审
在制作检查清单的同时,就可以着手LPA流程草稿起草了,主要内容包括:定义范围;谁来参与审核;频次是多少;发现不符合的行动计划;如何将LPA纳入到管理层评审之中。
4、试运行
关键词:培训;ready?-Go!!!
接下来需要对Auditor进行培训,然后就可以在某试点区域进行试运行了。
试运行的目的就像PPAP的试生产,是希望它能按我们的预期运作同时也是允许发现一些待改进项的。试运行阶段的数据分析也是很重要的,通过一个时间段,比如一个月,如果我们发现试运行区域的FTT,报废率等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升,那么证明LPA是运作有效的。
5、完善LPA流程,推行至整个公司
关键词:lessons learned;持续改进
试运行取得效果后我们就可以考虑将LPA推行至整个公司。这需要我们充分总结试运行阶段得经验教训,对流程及检查表做一些优化调整。
注意LPA不仅仅适用于运营如生产制造、物流等,也可以用于支持部门如HR、采购。
以上,关于LPA推行得粗浅认知,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启示。
备注:AIAG CQI-8的参考资料免费分享,点击板块:NOTE福利
End